首页 返回 新闻科普

HJ 1001-2018 水质 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

信息详细

HJ 1001-2018 水质 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

适用范围
      
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酶底物法。
      
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、地下水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。
      
 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0MPN/L。

规范性引用文件

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。
      
GB/T 6682 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
      
GB/T 14581 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
      
HJ 494 水质采样技术指导
      
HJ/T 91 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

术语和定义

     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。

3.1

      总大肠菌群 total coliforms
      
37℃培养24 h,能产生β-半乳糖酶(β-D-galactos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的邻硝基苯-β-D-吡喃半乳糖苷(ONPG)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的肠杆菌科细菌。

3.2

      粪大肠菌群 fecal coliforms
      
又称耐热大肠菌群(thermotolerant coliforms)。 44.5℃培养24 h,能产生β-半乳糖 (β-D-ga1actos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的邻硝基苯-β-D-吡喃半乳糖苷(ONPG)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的肠杆菌科细菌。

3.3

      大肠埃希氏菌 Escherichia coli
      
俗称大肠杆菌。37℃培养24 h,能产生β-半乳糖(β-D-ga1actos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的邻硝基苯-β-D-吡喃半乳糖苷(ONPG)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,同时产生β-葡萄糖醛酸酶(β-Glucuronidase),分解选择性培养基中的4-甲基伞形酮-β-D-葡萄糖醛酸苷(MUG)释放出荧光物质(4-甲基伞形酮)的肠杆菌科细菌。

 

更多标准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全文:

下载地址:《HJ 1001-2018 水质 总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

电话: 076982652668
广东华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